药物别名:磷酰胺氮芥双甘氨酸乙酯、甘磷酰氮芥、Glyfoefin、M-256202
一级分类:
抗肿瘤药物
二级分类:
烷化剂
药物别名:
磷酰胺氮芥双甘氨酸乙酯、甘磷酰氮芥、Glyfoefin、M-256202
药理作用:
本品不需活化,可直接起烷化作用,实验证明,对大鼠吉口肉瘤和瓦克癌肉瘤256的抑制率为90%~100%,对小鼠肉瘤180和梭形细胞肉瘤B22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药动学:
大鼠灌服本品后8h,血中可达高峰浓度,直至48h仍保留着一定的浓度,灌服后24h从呼吸道和尿、粪便中排出用药量的39%,96h共排出55.4%。
适应证:
对
恶性淋巴瘤、乳腺癌、小细胞肺癌、子宫
肉瘤和慢性白血病均有效。也可局部用于乳腺癌、子宫颈癌所致癌性溃疡。
禁忌证:
参见:氮甲
注意事项:
用药期中以及停后均应定期检查血象,直至达到正常。
不良反应:
1.常见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昏和乏力。2.骨髓抑制:表现为血小板减少、白细胞减少,有时可发生在停药后。
用法用量:
1.成人口服:1次0.5g,每天2次,每周连服4天,停药3天,10~15g为1个疗程;也可每天1g,连续口服,总量达15~20g为1个疗程。2.局部喷药或涂抹:可用20%本品的二甲亚砜溶液或1%~2%的硅霜软膏局部外用,每天2次,连用20~30天。
药物相应作用:
(尚不明确)
专家点评:
M-25为我国设计合成的非环状甘氨酸乙酯磷酰氮芥,与CTX无明显交叉耐药性。口服方便并可局部应用。